〓未来日记〓日记未来的世界200字

时间:2024-07-06 13:24:08 作者:小编 字数:7365字

编一个故事,尝试AI绘画,所有图片都是AI生成的(别太当真)。

〓未来日记1〓

海洋纪元13000年,大陆时代遗留下来的宗教遗迹被意外发现。

在那颗蓝色的星球上,在天空的最高处,曾经生活着一个神秘的种族。

他们实行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天葬”。

具体做法是,人死后,藏师用工具将尸体砸碎、拆散。

然后将其放置在指定位置,等待被秃鹫吞食,象征着尸体回归自然。

头骨墙是由天葬师留下的头骨堆砌而成的,考古学家最早在一个叫比如的县城发现了这个古老的遗迹。

〓未来日记2〓

海洋纪元13088年,探险家发现了一个名叫沙鲁的古老宗教遗址。

其中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壁画,让人颇感意外和惊奇的是,这些壁画大部分都保存完好。

考古学家和宗教学者推测,该遗迹很可能是大陆早期一种名为佛教的古老宗教的活动场所。

〓佛教研究报告1—ZC佛教〓

现代宗教学者普遍认为,远古时代13000-13100年间发现的许多宗教遗迹,都是ZC佛教寺庙遗址。

藏传佛教——佛教的主要分支之一,存在于大陆早期,主要分布在蓝星最高土地地区。根据古代记载,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被称为“藏人”,该地区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制度。藏传佛教又分为许多不同的教派,每个教派的教义和修行方法都不同。

〓佛学研究报告2——转世〓

研究指出,真宗佛教某些宗派的领袖继任,是通过一种名为“传世”的制度来完成的。

具体做法大概是这样的:现任领导人去世前,会用手指向远方,指明自己将要离开的方向。

在教主去世后,负责协助“转世”的信徒们就会顺着手指的方向,寻找可能的“转世儿女”。

至于如何确认“转世灵童”的身份,依据目前尚不明确。通常“转世灵童”是在上一任教主去世后不久出生的,找到“转世灵童”后,会将其带回寺庙进行修炼,以便在未来合适的时候接任下一任教主之位。

可以肯定的是,正常情况下“转世灵童”不会只有一个,更可能的是,同时有2—3位历届领袖的“转世灵童”,最终由哪位灵童接任领袖之位,或许会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

〓佛学研究报告3——《坐窗》〓

研究发现,在一些宗派中,通过抽签选出的“转世灵童”会在20岁左右接任宗主之位,这个继任仪式被称为“坐床”。

有学者指出,在一定历史阶段,该教派所在地区的政教大权其实掌握在当地贵族手中。据出土文献记载,这一时期“转世儿女”大多在16-19岁之前神秘死亡,死亡原因多为暴病、意外等。

〓佛教研究报告4——弥陀宗〓

日记未来的我_日记未来的世界200字_未来日记

米宗是真宗佛教中一个神秘的宗派,由于其传承方式特殊,师徒口传,外人对其了解甚少。

据说密宗可能有男女合修的修行形式(涉及性行为),所以在大陆时代的某些时期或地区,密宗被一些人视为非正教。但宗教学者指出,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对密宗的一些造像产生了误解,因此很可能是谣言。目前尚未发现任何文献或文物来验证密宗的具体修行内容。

〓佛学研究报告5——中观〓

在真宗佛教中,有些神祇被称为“本尊”,是密宗修行中观想的对象(“观想”是真宗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具体方法是长时间注视某尊神像或神像)。关于神像中男神与女神交合的形象,一些古代佛经是这样解释的:“人心总是充满各种欲望,而性欲是最原始、最难克服的欲望。观想者通过观想密宗的“本尊”,可以直面内心的欲望,最终克服它。”

〓佛教研究报告6——偶像崇拜〓

据学者统计,佛教中所涉及的神祇有四百余位,分为“佛”、“菩萨”、“护法”、“本尊”四大类。

这些神祇在佛教的不同宗派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和宗教功能,这或许也是佛教不同宗派之间争斗的原因之一。有学者指出,佛教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宗教,在早期并不提倡偶像崇拜。这一说法的一个有力证据是,佛教创始人拒绝为自己塑像,以至于在一些早期的佛教绘画和雕塑中,佛像被称为“法轮”、“菩提树”或“宝塔”。

(我修改了这张照片,因为在 AI 生成的图片中,树下总会有一尊佛像)

据记载,蓝色星球上的第一尊佛像出现在佛陀涅槃后约600年,在一个叫犍陀罗的城市里。因此,后来来自这座城市的佛像被称为犍陀罗风格,在佛教雕塑艺术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逐渐由“无神论”演变为“多神论”。

〓宗教研究报告1——从无神论到多神论〓

凡是流行的,必定是庸俗的,世界常识是永恒不变的;

想要生存就避免成为贵族;这个世界只有适者生存。

根据迄今发现的佛教最早的文字记载,“佛”的意思是“觉悟的人”,因此早期佛教肯定是无神论宗教;

而且,在早期佛教思想中,神话并不是主要内容,也不包含对信徒精神禁锢和行为控制的成分,因此早期佛教更像哲学而非宗教,但随着佛教的发展,其思想逐渐发生变化。

纵观宗教发展史不难发现,地球上各大宗教的演进都呈现出一种趋同的趋势,学者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趋同的现象,是因为任何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不同宗教之间的生存竞争。

历史证明,在竞争中,“易于信徒掌握和传播”“利于TZ阶层维持秩序”是宗教生存竞争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信徒来说,由于早期佛教理论过于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开悟”难以实现,人们希望通过更为简单的方法获得解脱,而“求神助”显然是更为便捷的方法。

对于TZ阶级来说,其统治权力的合法性需要得到论证。自古以来,人类所有国家统治阶级的合法性无一例外地都来自于“上帝的授权”(埃及法老是神之子,中国皇帝是天子)。因此,在这两点上,“无神论”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生存的压力下,从无神论逐渐演变为多神论,或许是佛教不得不做出的必然选择。如此一来,佛就不再是人,而是神了。

进化的结果突出地表现在,在大乘佛教中,皇帝成了菩萨;

在 ZC 佛教中,统治者的化身是 HUOFO。

从修心悟道,到祈佛保佑,佛教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原有的理念。

〓宗教研究报告2——冲突〓

据记载,蓝色星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规模宗教战争,伤亡人数难以计算。研究发现,90%以上最激烈的宗教冲突都发生在一神教之间的斗争中。

相较而言,多神教则显得更加宽容,冲突的频率和规模远低于前者。

多数学者认为,这一现象的深层逻辑是,一神教之间的冲突源于信仰中只有一个真神的假设。这一假设使得一神教之间的共存空间极其狭窄。对于两个独立的一神教来说,相互承认几乎就等于自我否定,从而威胁和动摇了各自的统治根基。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妥协的,所以争斗往往是你死我活。相比之下,多神教之间不存在这样的威胁,除了竞争,它们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甚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