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寻找青春的答案》

时间:2024-04-15 11:17:07 作者: 字数:2660字

青春是什么?是拼搏的姿态还是恢弘的理想?是灼热的激情或是初日高照,百卉萌动?宋濂说青春是勤学苦读,实现抱负;鲁迅说青春是弃医从文、拯救国民,答案不尽相同。盛世将颓,临渊而侧的岁月里,曾有人身先士卒,扶大厦于将倾,或许我可以向他们寻一个回答。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的秋景异于他的故乡苏州:层峦叠嶂,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城门紧闭,雁去衡阳,毫无留恋之意。边塞苦寒,长夜难寐,将士们只得借一杯浊酒排遣思乡念亲的愁绪。但是西贼未灭,烽火未熄,人人贪生怕死,谁来保家卫国?他们愿意为国燕然勒石,血染疆场,马革裹尸。

青春的范仲淹早已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西夏边患他再次临危受命,他一生从未停息过:他的双脚奔波辗转,他的嘴为民疾呼,他的笔指摘时弊。范公的家国担当将自己树立成一座不倒的精神丰碑。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文人士大夫出身的苏轼亦具有儒家传统文人的一腔报国志。数遭贬谪难凉热血,被贬密州的他已年过不惑,但仍要效仿年少有为的孙权,“亲射虎,看孙郎”;两鬓斑白但仍要痛饮美酒,表达自己虽已年老仍可重用只待朝廷召唤的忠心;在与边疆相隔甚远的密州,一介儒生的他也要披甲上阵,挽弓射敌,颇具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苏轼满含书生意气的理想主义呐喊,是为民生、为社稷永葆青春狂气的一片赤子之心。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靖康之变,中原沦陷,一心要统一南北的少年辛弃疾组建义军,投靠抗金名将耿京,并亲自率五十精锐于敌营中活捉叛将,将其正法。

他满怀期望南归,但朝廷偏安一隅怯懦苟安,被投闲置散26年的他无法横刀立马,投鞭飞渡,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写下“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词。他也曾登危楼,栏杆拍遍,泪横流。兜头浇下的冰水也难浇熄他滚烫的爱国心。那个扶栏远眺的爱国臣子的背影,从青春到皓首,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一盏精神炬火。

范仲淹的白发将军泪,苏轼的书生报国志,辛弃疾的沙场秋点兵,告诉了我答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我应将家国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汇细流于江海,铸自我于时代,与国执手,与国携行,方不负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