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比尾巴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03 17:29:00 作者:皮皮侠 字数:41099字

比尾巴是小学1年级的一篇课文,以三问三答的形式讲述了孩子们最亲近的朋友——小动物的故事。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10篇《一年级比尾巴教学反思》,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比尾巴》教学反思 篇一

《比尾巴》是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把整个阅读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当中来进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下子拥有了很多的角色体验,首先是一个阅读的小学生,同时又是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小观众,一个小评委,一个创作者,使整堂课在一个轻松、愉快地环境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一、营造氛围,放飞学生潜能

在本课教学伊始,我便精心营造了“小动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动学生当评委,面对栩栩如生的图片,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而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对读”,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一对一地朗读。“读我所爱读,快乐无比”;最后我进一步激发学生情趣,“咱们也来当一回作家,续写课文,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写儿歌”,学生兴致盎然,并迅速在小组内讨论起来。在宽松的气氛中,学生交流、合作、互助。

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识字

《新课标》中提出: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我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在这一课的识字、写字教学中,鉴于要求认识的字多半出现在动物的名称上,于是我引出小猴——这个由狮子大王派来的差使,给小选手们发运动服,而要求会认的字就在选手的名字及每件衣服上。学生在给选手穿上运动服中初步认识了这些生字。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之后,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且还可以小组内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这样学生的记忆也比较深刻。在写字教学中,我还是利用课件中形象丰富的小蜗牛引出本课中要求会写的三个字:云、公、车。然后巩固认读,最后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完成教学。《课标》中讲的写字教学,不单纯是为了写好字,而是教书育人。写字的育人功能是有目共睹的,是不争的事实。郭沫若先生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是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干净、端正、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因此,在我板书范些的同时,强调写字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在学生写字的同时强调写字的姿势,从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学生练写完之后,还及时评价学生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给与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三、动态生成,激活学生思维

教师除了要懂得鼓励、欣赏学生,还要善于抓住课堂契机,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比尾巴》这篇课文后,有个学生突然说:“我还知道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我趁机让其他学生继续往下编,于是就有了“黄牛的尾巴像细绳。”“松鼠的尾巴像被子。”“兔子的尾巴像绒球。”……比完了尾巴,学生的兴致还很高,又开始“比翅膀”、“比四肢”,这样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在用语言描述的过程,思维也更深层地拓展了。

四、充分朗读,引导学生感悟。

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就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好,读得流利。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读好文中的问句又是教学难点。由此可见,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是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对于本课在问句的指导朗读方面,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是出示文中的六个问句,让学生自由读,这样他们让他们有个大体的感知。然后是让学生仔细听老师的范读,让学生自己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读的要点,再让他们自己按照找出的要点自己读,最后是个别读,再开火车比赛读。在授完新课的时候,又设计了读的环节。这时继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读,流利地读,最后在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本课的末尾,我制作了动画配乐,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看着生动的动画,在读中尽情地舞蹈,在歌曲中结束课文。

《比尾巴》教学反思 篇二

从备课到上课,我始终抓住两个重点:其一、认识《比尾巴》中的生字;其二、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让学生体现出他的自信。

与原先的教材相比,现在使用的课改教材中的识字量要大了许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如果每节课只是单纯地要学生跟着教师读准字音,听教师来分析字形,就把学生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牵着他的鼻子走,这样,要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失去了识字的兴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感到,学生只有切实地参与进课堂,学得活,学得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在平时就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上,教师的确应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既能加强记忆,又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活跃了课堂气氛。实践表明,在游戏中识字、记字往往是事半功倍,学生学得轻松,潜力得到了发掘,教师也教得带劲,何乐而不为呢?

新教材最注重的就是要学生主动地去学。从识字到朗读到表演,一切都需要学生来参与,如果学生从头至尾,缩手缩脚,畏首畏尾,那么这堂课无疑是失败的。在当小老师,小评委朗读明星的过程,我很高兴的看到学生们高高地举起手,眼中充满着期待,希望老师能给自己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他们不仅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更愿意赢得同伴的认可。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心支持着他们,教学效果肯定会差很多。在学习中,他们不单做到自己行,更力求做到合作大家行,既有师生间的配合,又有同伴间的一问一答,在这个过程,需要每个人都集中精力投入其中。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同桌,小组,全班。只有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地面对每一个要求,才能做到最好。教室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殿堂也是学生们施展各自才华的大舞台。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重视。在教学生字时,还应注意每个字要有侧重点,或重音,或重形,在教学是还要加强义的学习,并能适当地加以扩展,而不是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同时,在课堂上还要多激励学生,对于他们的回答予以中肯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尤其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许,这往往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所以以后,千万不能吝啬表扬。在上课时,应变能力还不够敏捷,尤其,当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循善诱,共同找到正确答案,不能一口否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以上这些不足处,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多留意,避免再发生,让学生学得更开心,对自己更有信心!

《比尾巴》教学反思 篇三

《比尾巴》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上了这篇课文,感触很多,现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级学生入校不到三个月,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课堂常规的训练还不到位,如何让学生关注教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喜欢猜谜语,上课一开始,我用动物谜语导入新课,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接着创设一场别开生面的“动物比尾巴大赛”的情境,学生始终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地投入学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二、多法识字,不断巩固

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并鼓励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在教学中,我把整个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当中来进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下子拥有了多种角色体验。首先是一个学习的小学生,同时又是一个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小裁判,力求突破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学习中感悟。同时识字方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设法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

我对学生说:“今天,小动物们不仅要来比尾巴,而且还要来考考小朋友,看你们认不认识文中的生字。”我注意变换各种方式认读生字,使学生对生字的接触处于一种常识常新的状态,也使学生无形中接受了由字到词的训练,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我注意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并告诉学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利用熟字加偏旁、组词、说一句话等都是我们记字的好方法,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大量复现、说话中落实会读会认的生字学习目标。无论是识字、记字,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快乐阅读,提高能力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部分提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中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首要任务是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如指导“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在学生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我给学生示范朗读,并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句比较长,可以在谁的尾巴的后面─—好像的后面歇一歇气,再读。”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停顿之处,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问的语气。

学习课文中的长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时,我先出示松鼠和降落伞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像什么伞?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学生理解后再看图指导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学习“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时,我通过课件出示孔雀图,学生欣赏了孔雀美丽的尾巴后,发自内心地赞叹:“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朗读效果不言而喻。

快乐阅读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不但提高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

四、抓住契机,说话训练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因此通过朗读,回到问题,谈想法、谈感受是十分必要地。既能拓展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瓜泽网

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模仿课文说。我用课件出示6个问句,告诉学生每句话后面都有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叫—问号。有问号的句子叫问句。我先示范说了几个问句,然后请学生说问句。学生先认识了课文中的问句,又有老师的示范做铺垫,说的问句十分精彩,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童诗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比尾巴》一课中句式“(谁)的尾巴(怎么样)?”出现了六次,但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马、燕子、金鱼、梅花鹿、猫、牛),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像头发?马的尾巴像头发。”“谁的尾巴像剪刀?牛的尾巴像剪刀。”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运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知识和能力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学课堂反思 篇四

《比尾巴》是一首有趣的儿歌,采用了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两节,两节结构相同,都是先提出问题,再针对提出的问题来回答。儿歌长短句交替,读来琅琅上口,与口语十分接近,易读、易懂、易于模仿。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在进行教学时,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在故事情节中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堂中我以了森林王国召开运动会为主线,森林大王邀请孩子担任裁判为副线。低年级孩子对于故事总有浓厚的兴趣,课堂里孩子们始终保持了一种较高的兴致。

二、识字教学各有侧重,适当归类。

识字教学方面,在深入研究教材后发现课文中要解决的几个生字可在阅读教学的提问及回答中有所涉及,于是我进行了分散识字,把生字教学分几块进行教学。如在揭题部分,教“尾”和“巴”两个生字;再如在交流哪些小动物在比尾巴时学习“鸡”和“鸭”。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在语境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

但要做到这点,就没有做到识字教学各有侧重,接下来我把各块的生字,按照拼音、字型的难易,分了类,并适当归类。如:“巴”强调轻声,“比”强调笔顺,字形;再如“鸡”“鸭”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两字的相同部分,引出新部首“鸟”的学习,并归类总结鸟字旁的字大多和鸟类有关。这样既能加强记忆,又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切实地参与进课堂学会了一些学习方法,渐渐地就会触类旁通,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得活,学得新。

三、阅读教学整体把握。

在阅读教学方面,我设置了“森林里,()、()、()、()、()和()在比尾巴。”的问题,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总体认识。并通过学生自己填空的形式,适时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到了重要词语“鸡”和“鸭”。

四、朗读训练形式多样。

在朗读训练方面,我分了两步:读准和读好。读准方面:我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准字音。读好方面:由于儿歌结构相同,都是先提出问题,再针对提出的问题来回答,因此我在教学时主要抓住其中的一个问答句重点指导问句的朗读,然后进行男女生合作读,同桌读,拍手读,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使学生读好问答句。

总体而言,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在细节方面做的不太扎实,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环节中的小环节顺序混乱,如在生字学习过程是,要求学生进行拍手学生生字,学生各说各的,课堂有点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的引导有点操之过急,课堂预设没有想好。备课不只是要备课文还要备学生。所以以后备好课后要尽量在脑袋里多过几遍,把可能遇到的情况都考虑在里面,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循善诱,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

2、我在指导时语气、语速不佳,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以后上课时应注意把重点字词通过重音、长音等突显出来。

《比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能背诵文。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

三、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

四、教学准备

简笔画图片、生字卡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猜谜语比赛,看谁猜得又对又快(教师出谜语,给猜对的同学戴上动物图片)

(1)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

(2)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

(3)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

(4)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支歌,千门万户开。(公鸡)

(5)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鱼虾,不湿小花褂。(鸭子)

(6)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开很漂亮。(孔雀)

2、这么多的小动物聚在一起,谁能猜猜它们要干什么(板书:比尾巴)

(1)认真看老师写“比”。谁记住它的笔顺了指名说,齐写。

(2)谁能记住“尾”

(3)“巴”谁能记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由读课文,看看哪些动物比尾巴了在下面划横线。

3、谁知道哪些动物比尾巴在小动物的名字下面划横线。(猴子、兔子、松

鼠、公鸡、鸭子、孔雀)

4、讲解识字方法,教学生字。

加一加:猴、松、鸭、把。

减一减:把、巴,松、公。

多读:鼠

数笔顺:公

三、听范读

四、分四组分别朗读四节

1、读第一节。(学读问句)

(1)听老师范读第一节。

(2)第一组能否读好问句。

2、读第二节(回答)

3、读第三节(问)

4、读第四节(答)

五、分角色演读

请6个学生分别问,戴动物图片的学生走上讲台,其他学生说说这种动物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教学生字“短、扁”。

六、全班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手势。表现出动物尾巴的特点。

七、读读画画给动物加上尾巴。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参观了小动物们比尾巴的比赛活动,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九、课后练习与课外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谁知道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比尾巴

猴子——长

兔子——短

松鼠——好像一把伞

公鸡——弯

鸭子——扁

孔雀——最好看

《比尾巴》教学反思 篇六

《比尾巴》是新编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引导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学会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教学时,我根据初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动的特点,在各教学环节中贯穿,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把语文课组织“活”。教《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设计如下:

一、贴卡片激趣,初读感知

指导学生边听录音边读课文,同时学习“尾巴”这两个生字,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思考: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这次比赛呢?(学生分说后,指名连起来说),教师相应贴上动物图。让学生对照图,给动物贴上尾巴,且分别说出这几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

二、细读课文,学会生字

要求学生自由地小声借助拼音读课文,这一步很重要,在细读中,落实读准字音,突出联系语言环境,辨认字形,教师要善于引导,敢于放手。

三、练读课文,体会语气

通过朗读课文,做填空练习。课文共有几节?哪几节读的语气是一样的?(听完后,指名回答,认识“?”)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分角色表演对读,要求品读课文,充分感知,用动作表现出来,读后我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多种方式练读,读活了课堂,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学生读书的能力。

四、读中游戏,巩固新课

把六种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相应尾巴特点的词语卡片,让学生上台贴。达到巩固新知、积累语言的目的。

五、读后延伸,扩大视野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让学生从课外书中找资料,也可以上网或到动物园看看,收集动物尾巴的奥妙,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家长、老师和同学。要求学生有意欣赏动物尾巴的特点,议论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从中发现动物们的尾巴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各种不同的特点。

新课程所带给我们新的理念、视野与感受,让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一步步、一点点地去解读、去品味、去体会、去诠释。《比尾巴》一课的教学,在与学生一起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三问三答、游戏学习中,我充分地解读着儿歌中的情与趣;品味着每一环节的得与失;体会着学生的喜与愁;诠释着新课程的语与文。

总之,低年级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以新课标为准则,弄清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多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去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比尾巴》教学反思 篇七

《比尾巴》是有小学语文课标版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本课是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 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我在设计过程中把整个阅读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趣味的动物王国的比赛当中来进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下子拥有了很多的主角体验,首先是一个阅读的小学生,同时又是一个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小观众,一个小评委,一个创作者,使整堂课在一个简便、愉快地环境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部分提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我从四个层次体现了这个乐趣。

1、此刻,那有哪些动物来比赛呢?请这一排的小朋友来请,其他同学随着音乐响起来。(请6人上台贴出小动物的图片,一边贴一边说出动物的名称。音乐、掌声)在热烈的掌声中,在嘹亮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就把这些动物模特请上场,上场了以后,因为孩子们都十分喜爱,所以我们就主动观察了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看了尾巴的特点,那立刻顺利成章的让孩子们从课文的句子中找一找,这也就是动物们比尾巴怎样样?六个问句,初步感知课文资料,也为深入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此刻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模特,瞧,模特们多么兴奋啊!它们纷纷翘起了自己的尾巴。我们来仔细瞧瞧动物们尾巴有什么特点,哪位代表先发言,有其他代表发言吗?这位评委你说(学生说尾巴的特点)让评委们发表对动物尾巴的特点的一个意见,比如说小猴子的尾巴,课文中是长,可是小孩子他就觉得除了长还有软,还能够卷起来,其实也就强化了他对动物尾巴的一个认识,从小孩子的角度去认识动物尾巴,它局有什么样的特点,那里也留给了孩子们很大的思考空间。

3、动物们的比赛进行的十分成功。他就把这六个问句分成了两个部分。你能把回答的六个句子也分成两个部分吗?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把整篇课文怎样巧妙地呈此刻孩子们的面前,这首儿歌就是我们刚才所学的,这样孩子们自然地再回到语文书中,去进行朗读,让孩子始终感觉都十分有情趣。

《比尾巴》教学反思 篇八

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尤其是处于5—6岁年龄段的幼儿,他们对动物的感情更是有增无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提及关于动物的话题,他们都会表现出莫大的关心和好奇。但是一谈到关于动物方面的科学知识,他们往往是瞠目结舌,一下子没了兴趣。如何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恰到好处地渗透科学常识教育?让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达到“游戏在其中,学习乐悠悠”的自然效果呢?现就以本人组织的大班科学《有趣的尾巴》为例,在自己反思的过程中就“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爱上科学”这个话题与各位同仁作一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反思设计思路: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本节活动的设计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枯燥的科学知识情境化,将游戏融入到科学活动之中,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幼儿活动。活动重在让幼儿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幼儿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基本体现了我园“354”游戏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

二、反思活动目标:

1、自主学习目标:通过参与游戏让幼儿认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适宜幼儿的年龄段特点)

2、合作学习目标:在共同游戏中熟悉动物尾巴的特点,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符合大班幼儿的兴趣出发点)

3、探究学习目标:激发幼儿探索其它动物尾巴的兴趣及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德育渗透比较切合五岁孩子的情感体验)

三、反思活动过程:

1、游戏情境导入自然。

通过和幼儿饶有兴致地谈论喜欢的小动物,并引导幼儿学学自已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以引起幼儿对动物的关注。活动中,说起自已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说得滔滔不绝,学得栩栩如生,活动室里气氛融洽,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游戏情景的成功创设使得幼儿的兴趣很自然地迁移到“动物的尾巴”这一主题上来。

另外,我成功植入了“捉迷藏”这一小游戏,小动物们非常粗心,把身体藏在了里面,却把尾巴露在了外面,让幼儿由尾巴来猜是哪种小动物。此时,幼儿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认真地观察,兴致勃勃地描述,大胆地猜测,并和同伴积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游戏材料准备丰富。

游戏中,我投放了充足的活动材料,诸如多媒体课件及动物身体和尾巴分离的图片等,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样子时,我首先让幼儿从尾巴的大小、粗细、形状、颜色等多方面观察自己看到的尾巴,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接着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猜猜是谁的尾巴,然后再出示动物全图。紧接着,让幼儿进一步通过合作、动手拼图等,在探究交流中熟悉了几种常见动物尾巴的样子和妙用,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整节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习得了科学知识。

3、多个领域相互渗透。

整节活动中,我将活动的主体交于幼儿,引导幼儿将自已观察到的、想到的用恰当的语句表述出来,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让幼儿玩动物尾巴拼图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构图、动手能力。

4、直面瑕疵以待提高。

当然,本节活动中也存在不少实际问题:

如:活动中应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究,不能“见好就收”。在让幼儿猜测动物尾巴的作用时,应给予每个孩子发言的权利,让孩子们把自已个性化的看法说出来,再让孩子们探讨谁说得对,谁说得不对,为什么,必要时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不能当听到幼儿说出教师所期望的标准答案后,就剥夺了其它幼儿发言的权利,匆忙转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再如:在组织幼儿玩拼图游戏时,可再增添几条尾巴图片,活动增加难度,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之,通过本节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科学始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促使他们探索的内在因素,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爱上科学、迷上科学,通过活动,我明白——幼儿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能够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采用适合他们的游戏情境来组织教学,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二是如何做到“小游戏大生活”。要做到以教材为“教学资源”,教给幼儿更多的知识,做到“小游戏大生活”,就要做到游戏前准备充分,游戏中兴趣激发到位,游戏后拓展延伸自然而富有层次,这样的以游戏为载体的集体教学活动,才会真正有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长此以往,我们的幼儿教育才会呈现出和谐的“原生态”、“自然美”!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的教学反思 篇九

《比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首对话形式的儿歌,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形式的课文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学习课文的写作方式。儿歌共四节,有问有答,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文中的插图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从视觉上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和细心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的兴趣。

《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认识并熟读生字的基础上,顺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和用心观察动物尾巴的特点的兴趣。这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要学生认识教材要求学习的八个生字,并能流利地朗诵课文。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明白文中问句的意思,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学生富有童心童趣,关爱小动物,所以对动物尾巴的描写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分别是情境法、直观法、以读代讲法,充分利用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有效运用感知、感觉的方式,并以感情作为基础,把朗诵的训练作为主线,充分地引导学生朗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激活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在课堂中,我鼓励学生通过看、比、读、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课文。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活泼、自主的学习空间,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

一年级学生还处于爱玩爱闹的年龄层,在课堂上会出现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那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始终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学生眼中,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由此,我这样导入课题:“今天,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来到我们身边,它们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比什么呢?请大家看大屏幕。”一开课,学生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创设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情感和现实环境结合起来,进而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质,并将个性充分地表现出来。

二、图文结合,自主识字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生词“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指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识字方法,并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能够有话就说,畅所欲言,使他们能自由地、自主地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读”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儿歌语言的趣味。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对读、同桌对读、齐读、表演读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充分地调动积极性,慢慢掌握语言的运用和感情的表达。表演读的方式,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拉近了他们与动物的距离,增强了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真正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各样各式的练读,活跃了课堂,能让学生在自由的、有趣的环境中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

四、突破教材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教材中所列举的动物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小部分,在大千世界中,各种新奇的动物还有待学生去观察和发现。结合课文所学习的动物尾巴的知识,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发现更多的动物尾巴的特点,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的方法有很多,我在课堂上给学生的建议有几个:一是让学生在家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的节目;二是鼓励学生在周末与家人一起出游,到大自然中寻找动物的踪迹,了解动物的特点;三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有关动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视频中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

五、创新板书

在课堂的学习中,一个好的板书对提高课堂质量至关重要。板书要做到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卡片,让学生把参加比尾巴的动物名称说出来,让学生认读这些动物词语,然后请学生上台把动物词语卡片贴到黑板上。另外,考虑到低段学生易忘的特点,我把动物尾巴的特点放在文本教学之后才板书,让学生以回忆的形式说出动物尾巴的特点再逐个板书,再一次复习巩固。

总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始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着眼于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需求并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设计,不仅要从新课标的要求入手,了解新课标教材的教学理念,还要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和突破,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制定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文学素质。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学课堂反思 篇十

《比尾巴》是一首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儿歌。儿歌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朗读这首儿歌,孩子们可能会陶醉在“比尾巴”的乐趣中,可能会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想编儿歌的欲望,更有可能促发他们喜爱动物,愿意接近动物的美好情感。在设计中,我试图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1、突出重点,学好生字。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本课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力求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会7个生字。从认识一组拼音引出“尾、巴”,到揭题学“比”,认识参赛选手学 “猴、松、鼠”,到建构儿歌随机学“短、把”,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大量的复现、说话、扩词、运用中巩固。比如让学生谈谈“哪些动物有尾巴”,在课堂中适时出现“比尾巴、比一比、比赛”等词,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学习中落实会读会认的生字学习目标。

2、亲历读书,获得情趣。读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培养语感,获得情趣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以读为主,儿歌的学习更是如此,本节课的重点还在于问句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美读,有节奏的读,唱读,通过读不同风格的儿歌,从中能感受儿歌的语言美,音律美,建筑美,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

但在本节课中,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动笔、拼拼读读的机会还是太少。比如说在读完生字后,让学生自己动笔划划比赛的小选手,叫一叫它们的名字,通过学生自己找找、划划、读读,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在教学第二小节时,公布比赛的结果,在试教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猴子的尾巴怎么样?可以做什么?”(学习兔子、松鼠的方法同猴子)这样感觉学生说得较多,但很细碎。“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长和短比较容易理解,就让学生在朗读自己理解。而“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这句话就挺难理解的。于是就打算突破这个难点,简单的一读而过。在研读这句话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咦,松鼠的尾巴怎么好像一把伞呢?”后来,才发觉自己把问题倒过来问了。应该这样问更恰当些“我们一起来看看松鼠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先让学生说说松鼠的尾巴翘起来,可以挡风遮雨,还可以当作降落伞。说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力,也在教师的帮助下凝练语言,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新的语言图式,提高语言的质量与品位。然后再和课文中的这句话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加丰润了。

其实上课,就需要不断地思考,才能有提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10篇《一年级比尾巴教学反思》,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本站。